有些时候舆论最开始兴起是因为事物具有讨论热点,而这个热点可能并不是事物本身。
就如当初《热辣滚烫》上映时,网络上都在讨论的是贾玲减肥,而非电影剧情、角色演出等这些更应该被观众关注的东西。那时我也看到一些人因为大众都在讨论贾玲减肥而对这片子起逆反心理甚至抨击电影本身。我也一度担心过不见电影剧情和角色表演的宣传是否意味着电影本身质量一般,所以尽管我反对这些人因为大众讨论热点偏移而对电影或演员进行无端批判,但内心能理解他们的逆反心理从何而来。
但是随着舆论的发展,讨论焦点就逐渐从电影宣传转移到了骂战上。另外一边是贾玲和电影的支持者,看到的是对面对电影进行毫无道理的抨击,以及对贾玲本人的攻击,便表示对贾玲和其电影的支持,反对这些反对者。其中有的人认为这是男权压迫所以必须支持女性导演,又被对面认为电影宣发“打女拳”,进而进一步恶化其对电影的印象。
所以到最后电影本身究竟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舆论场上还在继续对线的双方已经不再讨论电影,而是借着电影互相攻击,不断地挖掘对面的极端和无理言论进行抨击,仇恨的螺旋久久不能停息。
现实中很多矛盾大抵如此,并且如果不完整了解事情整个过程的时候很容易被部分参与者的极端言行带跑。如果只是看到哈马斯袭击音乐节,一般人会觉得这些人太极端了,但是了解过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地区的蚕食之后又会对巴勒斯坦的抵抗者们产生一丝同情。如果只看到网上一些人对肖战恶意攻击诅咒,我都会觉得这些人恶意太大,但是知道AO3的事情之后,尽管我依旧不支持对肖战本人进行人身攻击,但是情理上也更加希望流量明星相关产业的问题能得到纠正。
《黑神话·悟空》相关舆论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是讨厌网上的热度,我完全能理解。如果是讨厌游科和主创当年的黄段子,我也支持。但是毕竟自己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知道那时候这种言论不会有当今那么大的影响,不适合用现在的价值观去批判当年的事物,最多骂两句就完事了。
但唯独说游戏科学“不需要女玩家”,我毫无保留的反对。把“不需要用女玩家吸引男玩家”曲解成“不需要女玩家”,把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网友所发表的“不需要女玩家”的言论当成是游戏科学或主创的言论,完全就是先射箭再画靶。那你说支持《黑神话·悟空》的都是一些魔怔人太恶心了,我一样可以认为你也是魔怔人,无脑反对《黑神话·悟空》并且完全不看事情起因,是屁股歪了,是双标,比那些支持《黑神话·悟空》的极端粉丝还恶心。
归根到底还是得就事论事,才能避免舆论的失控,避免仇恨进一步滋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