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怪谈手游有感

最近试玩了两款主打“新怪谈”的二次元手机游戏,《新月同行》和《异象回声》。

从题材方面,《新月同行》主打中式新怪谈,将舞台设置在了类似香港的城市,对于超自然力量和角色设计都融入了不少新国风元素;而《异象回声》则强调美式新怪谈,人物地点都充斥着异国情调。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新月同行》一些,有很多超自然力量的设计非常接地气。比如支线“大觉之日”里有着以舞狮为头,以一长串灯笼为身子的狮傩,还有日常传闻调查“群铃”里像动物一样迁徙的大群共享单车。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之下,《异象回声》显得中规中矩,不够突出,但中规中矩也有中规中矩的好。在故事设定上,两者都有一个官方背景的超自然力量控制局,还有一些收容和利用超自然力量的民间力量。然而《新月同行》一开始将故事设置为了局内政治斗争,并且故事里出现了太多运用超自然能力者,以及为了配合中式舞台而将新怪谈里巫术元素替换成了方术这种中式异能,让整个故事风格更偏向于传统的都市异能故事,少了些普通人面对超自然力量的新怪谈式惊悚。

在角色设计方面,我觉得《新月同行》做得很不错,将国风元素融入到了各个角色当中。

我不是个很在意二游角色的人,但是在游玩《新月同行》过程中,搭配着国语配音,我喜欢上了两个角色。一个是主角副手千秋,言语间透露出活力与可爱。她会在繁忙工作后主角下令休息一下时立刻活力四射地喊:“我来点奶茶!”另一个是麻雀,会在登录界面不正经地念出标题:“新月同……行háng?”

除了角色设计以外,《新月同行》在美术资源上还下了不少功夫,比如人物动画演出非常精致,立绘线条干净利落,画风较为统一;而《异象回声》看起来就稍微缺了点意思,而且战斗时的大头小人,也给人一种美术资源不够的感觉。

我在《异象回声》看到不少熟悉的视觉元素,像最开始主角身处类似《双峰》里的红色幕布房间,训练关卡场景图是类似《控制》里充斥扭曲几何形体的泛红光空间,阈限禁区的会客间则一眼看出《后室》的影子,甚至第二章黑帮老大老洛伦佐立绘都几乎直接照着马龙·白兰度的教父形象绘制的,所以跟其他角色画风差异非常大。往好了说是“致敬”,受众看到了会会心一笑,但往难听了说则有“无脑抄”的嫌疑(尤其是老洛伦佐的立绘),让我为之捏一把汗。

UI方面,《新月同行》只能说中规中矩,而《异象回声》风格精致但细节问题较多,基于UI甚至有不少影响游戏体验的交互和适配问题,这让我玩起来的时候偶尔会被膈应到。

当然了,作为游戏最重要的还是玩法。

《新月同行》是回合制游戏,在玩法策略上相对较简单。我按照开服资源从头挂机到主线通关都绰绰有余。但同样是这个原因,我对这款游戏的战斗完全提不起兴趣,只是纯粹开着看故事剧情。

《异象回声》是基于掩体射击的战棋游戏,在技能搭配和角色走法上有着更为复杂的策略深度。但战棋玩法比较重度,不太适合作为碎片化时间下游玩的休闲游戏。加上主线等级与升级资源获取卡得很死,我到主线第二章开始就无法保持挂机三星,在对应等级的资源本更是要耗费一番功夫去研究策略。随着关卡的推进,越需要属性克制和对策,重新升级需求角色的成本也更高,也就是越容易卡关。不过《异象回声》允许低星级角色的养成资源回收,重新利用于自己所需要的角色,稍微缓解了构筑队伍的压力,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总结下来,两款游戏都各有特色也各有短板。但就目前而言,《异象回声》可能会吸引我更长久留存下去。

玩过这两款游戏之后,我内心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新怪谈”游戏应该给玩家什么样的体验。

正如前面所说,故事里出现了过多的权力斗争和异能者会极大冲淡超自然力量对人类社会施加未知影响所带来的恐惧感。像《心灵杀手》《控制》等故事里的邪恶超自然力量腐化和控制人类社会是没什么逻辑的,故事也都侧重于展现探索和解决各类超自然事物本身。

但是二次元手游无法完全按照这个路子走。通常免费手游要长线运营,从刚开始就要抛出一个巨大的冲突伏笔以吸引玩家,这个冲突往往是由对立的组织群体带来的。加之手游靠贩卖角色卡营收,那么势必将更多的笔墨着重塑造正反双方角色形象而非超自然力量,因此强化了人文味,淡化了怪谈味。这就导致了我玩这两款游戏时感觉不太对。

说到这里,我想到前阵子看到一个视频,说现在二次元手游master love冲突愈演愈烈,往浅了说是什么男女玩家群体之间的矛盾,但从根本上说是长线的游戏运营模式和简单的游戏玩法机制决定了玩家群体只能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角色和剧情身上,只能从角色和剧情上挖掘情感投射点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想想就觉得非常可惜和无奈。

但是进一步思考,手游的运营模式和玩法机制,总结起来还是由智能手机这一载体和其碎片化使用场景所决定的。手机决定了手游玩法的轻量化,手游玩法的轻量化及二次元手游的盈利模式又让其不得不重角色和剧情。这也是当下许多二次元手游宣传片难以看到实机游玩画面,一直在放角色、原画和配音的原因。

苹果手机游戏的崛起,是《水果忍者》《小鳄鱼爱洗澡》等游戏充分利用了苹果手机触摸屏、陀螺仪等硬件特性。或许,随着智能手机及配套设备的不断发展,在某个时间点也能有一次新的突破,让二次元手游来一次更加深度的进化。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