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 | 当别人在你喜欢的歌曲评论里刷动漫的时候……

在听 《Holy Diver 》的时候,我无意间刷了一下评论区,看到好多人在刷关于 《乔乔的奇妙冒险》 的评论。

在这里我得先说一下故事背景。日本漫画家荒木飞吕彦于 1987 年创作的系列漫画 《乔乔的奇妙冒险》 里,大量借用各种摇滚乐艺人、专辑或歌曲名为漫画内的角色及技能取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反派之一便是 Dio Brando,该名取自同名摇滚乐队 Dio 。

近些年来由于 《乔乔》 的不断动画化和在国内动漫圈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膜拜 Dio 的大军中。加上硬核考据党对 《乔乔》 中出现的各路角色对应的乐队或专辑的整理,大量动漫迷被安利了音乐,进而攻占了音乐评论区。

这时候,摇滚乐迷不爽了。

其实我也特别能理解他们的心情:这歌火的时候 《乔乔》 还没诞生呢,原本评论多是 「这歌真牛逼」 、 「吉他真牛逼」 、 「Dio 乐队真牛逼」,结果现在全是 「Dio 爷真牛逼」 、 「荒木真有品味」,与原曲及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几乎八竿子打不着。我要是 Dio 乐队粉丝我简直要发疯了。

那 《乔乔》 粉丝呢?他们也很无辜呀。明明自己就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想,结果就被人喊着滚出去。怎么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们这群摇滚乐迷一点都不 Love & Peace 。

最后双方不欢而散,只留下争锋相对的评论见证着这出闹剧。

在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化路线影响下,各类歌曲评论区几波人撕逼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电影 《黄金三镖客》 的主题曲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下,评论区被游戏 《守望先锋》 和 《荒野大镖客》 的爱好者攻占;在小岛麻美子 《黑猫》 的评论区,大家却都在说 「好像椎名林檎」;到了 Marilyn Manson 的 《Sweet Dreams 》,「刷快银的请左转去 Eurythmics」 则被点赞成了精选评论。

这些故事的起因,大多是泛二次元爱好者在评论区聊着同样的话题,最终惹得原歌曲爱好者破口大骂,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一切现象的背后都有原因,这也不例外。

我们先来看如何通过正常途径知晓一首歌吧。首先,听众要么是音乐人粉丝,要么是通过每日推荐或者歌单听到这首歌,或者是其他线下途径,包括被朋友推荐、在某些店中听到等。通过这些途径的用户,对同一首歌的情感理解几乎是不同的。他们的评论,可能是自己在某一时刻的心中所想,或者是联想到某个记忆片段。就算有相同主题,也很难脱离原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绪进行解读。

而另一方面,通过 ACG 等途径知晓歌曲的听众,脑中早已将歌曲与动漫作品相关联。和其他人不太一样的是,动漫爱好者经常逛 Bilibili 、 Acfun 等弹幕视频网站,网站鼓励用户在看视频时随心抒发感想,这与网易云的社交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从 A 站 B 站过渡过来的听众,更愿意写下评论抒发感想,于是很快就留下了与动漫大量相关的评论。

这是一个令人无奈的现实。互联网放大了人们的焦虑,也放大了人们的愤怒。当大家上网只为放松自己听听好听的歌时,看到满屏千篇一律如水军般的评论,一股烦躁便涌上心头。

话说回来,即使在这样环境下,也有一些热心网友出来打圆场。

从这可以看出,也是有不少人在评论区里听说有名为 「乔乔的奇妙冒险」 的动漫之后特地去看了,发现是部不错的作品。

正如有网友所言,互相创造接触机会也是好的。动漫为音乐做了推广,音乐评论又反过来为动漫引流,其实是个双赢的结果,双方没必要为了一件小事争个头破血流。

文章的最后,我想问问读者朋友们,对于这种事情,你怎么看?请不要害羞,在评论区抒发自己的想法吧!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