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菲利普·迪克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以至于经常在房间里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

那时候看过很多书,看的最多的应该是当年非常火热的《冒险小虎队》和《鸡皮疙瘩》系列。前者与其说是冒险小说,用互动游戏式书籍来形容它更合适;后者则是儿童短篇恐怖故事集,每读完一个故事,常常令我意犹未尽。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更喜欢的是《鸡皮疙瘩》里那些幻想的故事。作者R.L.斯坦构想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存在幽灵的世界,吃了神奇凝胶会变大的世界,许下愿望会成真的世界……那里面的主角就跟读者一样,都是普通小孩。而他们如何面对这些无法用常识去解释的事件,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看得多了,想的也就多了。脑海中有太多的想法想要记录下来,我便开始尝试写小说,去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故事。没有智能手机,没有高配电脑的年代,写小说是我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接触到了更多新鲜事物,开始真正的去观察自己所处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我开始意识到,写自己脑海中构想的故事只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如果一个故事无法引发读者关于自我和社会更深入的思考,那么充其量只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而已,对别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作者借以用来与读者对话的媒介。通过这种对话形式,读者能够反思自身的存在,反思社会的发展。人文小说主要聚焦当下,描绘现在与过去的社会变迁;而科幻小说更多的是展望未来,让人看到关于未来的无穷可能性。

大年初一,电影《流浪地球》引爆了全世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起步,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科幻”的模样。那部电影里的各处细节,从春联到烤串,从校服到VR眼镜,无时无刻不在告诉观众这就是未来,一个由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未来。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文化的传承不会中断。这就是剧组向我们描绘的未来场景。

但是我今天要聊的,并不是《流浪地球》,而是最近抽空读完的《少数派报告——菲利普·迪克短篇小说集》。

菲利普·迪克作为上个世纪的小说家,一生写过许多科幻小说,有不少被搬上了银幕,如《银翼杀手》(改编自《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少数派报告》、《高堡奇人》、《全面回忆》等。其作品非常具有前瞻性,作品里提出的各种观点在经过大半个世纪仍具有讨论的价值。

在阅读短篇小说集时,我被其中几篇所震撼,不由得惊叹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之独特。由于菲利普·迪克出生于1928年,幼年时经历了二战,随后的一生中见证着美苏两国的冷战直到逝世,其作品也深受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我想,随着生活年代的变化,当代许多年轻作者必然无法像那一辈的人一样去深刻体会冷战带来的影响,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第二代

《第二代》讲述的是苏俄赢得与美国战争之后,美国被迫撤至月球,并在地球上用地下工厂生产智能机器人以对抗苏俄。随着美国科研的投入,机器人战斗力不断增强,苏军节节败退,最终向美军发出议和信。

故事的男主角受命前往苏军阵地议和,在路上偶遇了一名抱着泰迪熊的小男孩。他们遭遇了一个俄军三人小队,俄军杀死了小男孩并揭发了其为智能机器人的身份。他们告诉男主角机器人们已经开始自行生产可以以假乱真的机器人,企图消灭包括美军和苏军在内的所有人类。第一代机器人外表是拄着拐杖的伤军,第三代是小男孩,但是没人知道第二代是什么模样。人类存亡危在旦夕,他们需要尽快联合地球上所有剩下的人类,阻止机器人。

一路上,小队之间产生了不信任,彼此都怀疑对方可能就是那个第二代机器人。最终,一名人类被杀害,凶手声称怀疑对方是机器人。随后第三名成员将其击毙,证实了凶手才是机器人。

男主角和最后一位小队成员返回据点时,发现据点已被机器人占领了,走投无路的他们只能前往男主角的飞船藏匿点,计划乘飞船抵达月球基地搬救兵。由于飞船核载一人,男主又已负伤,只得将俄军队友送上飞船,希望她能通知美军总部,并尽快派人下来救他。

在飞船藏匿点,男主角厌烦了漫长的等待,回到了摧毁机器人队友的地方,通过残留的金属碎片惊讶地发现那位机器人是第四代产品。随之而来的机器人大军里,他看到了刚刚被自己送上飞船的俄军小队成员的模样。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位俄军队友才是第二代产品。

整部故事是建立在冷战基础上的,美苏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最终催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苏军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打败了美军,美军便研制机器人扭转战局,只是没想到智能机器人发展太快,开始进化,并且最终想要毁灭人类。

机器是否会毁灭人类已经是一个被人讨论烂的主题,追根溯源还得回到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个阶段,科技迅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机器取代了低廉的劳动力,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于是人们开始就“机器是否最终会取代人类”进行广泛的讨论。随着生活被日新月异的科技产物所包围,人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巨大的解放。这一时期,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出了著名小说《弗兰肯斯坦》,被公认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开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一战二战的爆发,科技再一次被推动,而这一次它成了收割者。因为科技不再局限于巨大的生产机器,人们思考的主体由“机器”变成了“科技”,思考的内容变成了“科技是否会毁灭人类”。同时,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让机器完成更复杂的运算成为可能,“是否能制造出从形态到行为乃至于思维方式都像人类的机器”也成为了人们幻想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说仅仅把“机器人最终毁灭人类”作为探讨主题,那菲利普·迪克的这篇小说是有时代局限性的。然而这个故事中随着机器人的不断生产新型号,它们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分辨其他人是否是机器人;并且机器人随身配备的大威力手雷,本身就是为了对抗早期机器人的。也就是说,在机器人的世界里,他们也是敌我不分,甚至会自相残杀。旧的世界里人类互相伤害,新的世界里轮到机器人互相伤害。

作者描绘的这一情节把故事上升到新的高度,表面上是表现了对科技发展的担忧,实则是用机器人表达对战争与当前国际局势的讽刺。

那个年代,谁不向往和平呢?


战争游戏

上文提到的《第二代》这是整本书最震撼我的两篇故事之一,而另一篇故事《战争游戏》,同样是冷战思维,同样是对意识形态的描绘,但是契入点完全不一样。

地球进口监察局负责外星玩具引进的审核工作,这次将要审核三款针对儿童设计的玩具产品。

第一款产品是玩具士兵变换着花样攻城,玩家只需要在边上看就行。但是这款游戏的流程非常长,监察局只来得及测试一次,为了避免存在潜在危害,监察局决定继续测试,暂时不将其投放市场。

第二款产品是一款能够创造虚拟现实场景的牛仔服。一名审核员穿上这套衣服以后,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场景,于是他忘了自己还身处房间内,开始奔跑起来,最后撞到了房间里的物件,划破了手。审核员们认为该产品容易模糊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让玩家无法对周围环境有准确的认识,极容易造成危险。有判断力的成年人都会沉溺其中,更别提小孩子了。他们决定退回这款产品。

在测试第一款产品的时候,审核员们比较随意地测试了第三款产品《综合征》。该游戏规则和地球上的《大富翁》几乎一模一样,因此他们认为该产品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便同意了该产品的市场投放申请。

一名审核员将《综合征》带回家中,决定让自己的儿女们先尝尝鲜。当他凭借成年人的智慧以及玩《大富翁》的经验轻易地将所有资产收入囊中时,女儿却指出他并没有赢,因为说明书上写明了最先抛弃所有手头资产的人获胜。审核员觉得这游戏规则简直是无理取闹,但是看着孩子们玩得如此投入,他也觉得无所谓了,只要玩具能大卖就行。

玩到最后,女儿开心地说:“爸爸,这是你带回来的最好的教育玩具了!”

我突然想起了著名电子游戏《文明》。在游戏里,玩家可以扮演某个文明,在土地上不断地发展扩张,通过各种手段征服其他文明,从而获得胜利。其中就有一种文化胜利的获胜方式,需要玩家不断发展自身文明的文化,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在文化影响上取得最高分。当一个个竞争对手对着你说出“我的人民听着你的摇滚乐,穿着蓝色牛仔裤”时,玩家的心里满是成就感。

和平年代的社会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一个国家的强盛,除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发展。文化能让人民团结一致,也能不费一兵一卒征服其他文明。菲利普·迪克在这篇故事里描绘的就是这么一个战场,看似平静的未来普通人类生活背后暗潮汹涌,阴暗处是外星文明对地球虎视眈眈。主角们以为自己防住了外星文明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物理伤害,却不曾想过人家想要对人类社会造成另一种伤害——破坏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当外星文明到来时,年轻人们早已被游戏洗脑,自愿拱手让出地球。

游戏,作为文化的产物之一,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缩影。围棋背后是战事不断的春秋战国时期人民对军事战略的智慧总结,大富翁是大萧条时期美国对资本主义垄断市场的反思。而另一方面游戏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当权者也意识到游戏可以做到的不仅仅是打发时光那么简单。通过游戏对人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不会让人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还能令其沉溺其中,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就开始研发各类玩具对人民进行洗脑教育。从转移犹太人抵达“集结点”到封锁英国海岸线、扮演伞兵渗透盟军后方搞破坏,纳粹通过游戏将战争行为正常化,借此在孩子心中树立战争的思维,抹杀对敌人的同情与幻想,让玩具成为了武器。

《战争游戏》的构思有其历史依据,那么在现代,是否也有同样的事情正在上演呢?


少数派报告

政府利用三个超人类开发出了一套针对全社会的测罪系统,只要三个先知中有两位预知到某个人会犯罪,那么这个人就会被逮捕并关进监狱。即将卸任的测罪中心局长在交接工作时发现自己被系统预告他即将杀死一名素不相识的将军,两票确认一票否决。于是男主角一面躲避追捕,一面努力挖掘真相,竟发现自己身处巨大阴谋中。原来军队在政府开发出测罪系统以后,权力被大幅削弱,将军希望利用男主角来推翻测罪系统。男主角若帮助将军,则会将他最重视的测罪系统毁坏;若不帮助将军,则他将身陷囹圄。

男主角终于拿到了三份报告,了解了预言的内容。第一份报告预告男主角最初见到将军时果断地杀了他。第二份报告是基于第一份报告的情况进行修正的,这名先知预知到男主角看到了报告,因此改变了主意。而第三份报告则在第二份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预言男主角虽然在第一次见面时不会杀死将军,但是会在之后的军队游行上假意同意与将军合作,趁将军不备时杀了对方。

三份报告层层递进,展示了男主角的过去,也预告了男主角的未来。最后,男主角下定决心保护测罪系统,用第三份报告里的方式杀死了将军。

《少数派报告》曾改编成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同名电影,在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中算是名篇之一。或许是同题材的故事看得比较多了,这篇故事给我的感觉并不算特别惊艳,而且故事展开没达到我的预期,接下来就让我详谈一下。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理解世界,找寻世界的规律。当他们无法解释某些现象时,就产生了神学,用神怪这种易于让人理解的方式去解构世界。其中,宿命论便是一个很有趣的命题。对于未来,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人们便会怀疑是否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事情的发生。当人接受所谓“宿命”的存在之后,又开始思索自己的命运是否能被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受佛道两家影响较多,总体上算是“以人为本”的神学观念。人们相信平日多做善事,就能为自己及家人积德,将命运向好的方向转变。即使在当代社会,也仍然有不少人转发各种鱼的图片企图得到好运。而古希腊人的世界观里,宿命是早已被决定的。读希腊神话的时候,读者会发现关于许多角色的预言是一个逻辑死循环,因为他们为避免预言中悲剧的实现而做出的徒劳努力,反而正是促成预言的条件,一切即是因也是果。人们无法改变宿命,当他们了解到关于他们的宿命之时,他们已经踏上了通往预言的道路。

《少数派报告》这个故事讲述的便是一个人在顺从预言与改变预言之间做出选择的故事。当主角的三种不同的未来展现在他的眼前时,他权衡再三,最终决定顺从预言,成为杀人犯。作者表达了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对于未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决定事情的走向。三份预言各有偏差,其原因是主角得知了预言,他就能做出完全异于预言的举动。

本人也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宿命,就不在这里做过多讨论。在这个故事中令我感到惋惜的是,故事的背景设定非常具有讨论价值,可作者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近几年“大数据”概念炒的火热,究其原因是信息采集技术与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应用早就做到根据用户常看的内容推荐相似的产品;地图软件可以根据当前路况自动规划到达目的地的最优路线;人们可以脱离现金生活,但是却不能离开手机……人们生活里的一举一动都变成了0和1记录在远隔几千里服务器中,而人们的所作所为也有了预测的依据。

终有一日,计算机能够预测个体甚至群体的行为趋势,那么必然能够计算某个人犯罪的概率。当一个人被预测很有可能进行犯罪时,是否应该将其提前逮捕?没有犯罪的罪犯还能是罪犯吗?这一项看似非常保险的策略,在另一个层面上侵犯了公民的权利。

很可惜,故事并没有对这一个主题进行深刻的讨论。最想要推翻测罪系统制度的团体是权力因其被削弱的军队,这个构思回避了该制度与因其“蒙冤”入狱的群体之间的矛盾。主角是前测罪中心局长,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相信测罪系统,所以不惜入狱也要捍卫测罪系统。角色的举动合乎身份合乎逻辑,冲突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短篇小说集里还有另外几个故事,个人感觉探讨意义不是很大,有几篇甚至存在一些让人叹惋的瑕疵。比如《啊,当个布洛贝尔人!》一篇里将孟德尔遗传定律简单的理解为“性状A和性状B的两个个体所产下的四个后代,必然有一个性状为A,一个性状为B,两个性状兼具A和B”,但是上过中学生物课的人都知道孟德尔遗传定律是个概率归纳,作者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性状A和性状B的两个个体所产下后代,无论之前产下的后代性状如何,当前的后代性状为A或B的概率分别是四分之一,性状兼具A和B的概率为二分之一。这就好比投硬币,无论之前连续多少次投掷出正面,接下来的一次投掷出正面的概率依旧是二分之一。而《死者的话》一文,也只是粗略地探讨人在死亡后意识是否还会存在于世界上,整篇故事略显拖沓,结尾仓促,仿佛作者也没耐心写下去。

瑕不掩瑜,总体来说《少数派报告——菲利普·迪克短篇小说集》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故事集。阅读此书可以感受到当年的政治氛围,和菲利普·迪克对于未来,对于战争,以及对于社会的思考。


参考:
[1] 陈灼. 菲利普·迪克短篇创作年表 https://www.douban.com/note/704033713/
[2] 瞬间思路. 沉思,当桌游笼罩在纳粹旗的阴影之下 https://mp.weixin.qq.com/s/PBXk18geax8EKAq4R8PN2w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