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班车》创作笔记

18年秋天的某个夜晚,乐队排练散场后,我坐着一辆公交车回自己的住处。

那是一辆普普通通,记不住线路号的公交车,我唯一记得的是查询站牌时才意识到那辆车是当晚的末班车。

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我终于等到了这辆车。车上除了司机,只有两位乘客躲藏在后排的阴影里,相距甚远。车上没有人说话,大家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只有机械的女声不断地报站。

车子启动,穿梭在空荡荡的城市街道里,仿佛另一个世界。车窗外,黄色路灯一盏盏划过,车子和车上的人被黑暗吞噬,又回归光明,不断更替。

这场景似曾相识,令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大学的时光。那时候学校周围还没有建起地铁站,学生们通常乘148路公交车去往1号线的地铁站,再通过地铁去往南京市区。

我家乡到南京的车次不多,每次从老家坐4个多小时的动车来到南京时几乎都是晚上,所以会在软件大道站等待148载我去学校。

肩上的书包和手中的琴包无比沉重,只期望末班车能快点到来,生怕自己已经错过了它。而它与南京其他公交车一样,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地来到我的面前。

我会选择后排靠窗的位置坐下,听着耳机里的摇滚乐,看着窗外昏黄的路灯和稀疏的车辆,经过尹家巷、景明佳园、石马、秦淮新河大桥、将军大道、麻田路、托乐嘉,最终到达南航北门停靠站。走下车,只要你抬头便能看到高大的南航主楼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几个字霓虹灯闪烁,似乎永远不会暗下去。

学校生活没有太多烦恼,我看着脚下往前走就能快乐地度过。然而回过神来,坐在这辆不知名末班车开往人生的远方,莫名失落。可能是因为刚与朋友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一个人独处时略显寂寞;也可能是因为想到工作一直未有起色,对未来产生了一丝恐惧。

为了缓解这些复杂的情绪,我开始尝试哼出了一个简单的旋律,并为之配词。在车上的半小时内,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词曲的草稿。

这就是《末班车》的由来。

末班车

背上沉重包裹 在街灯下穿梭
这城市的喧闹 被夜色淹没
假如你能遇见 幺四八末班车
听司机唱一首 那过去的歌

穿过车水马龙 穿过屋檐破落
穿过灯红酒绿 穿过秦淮河
假如你能搭上 幺四八末班车
就让它载着你 离开这生活

远处霓虹闪烁 照亮这现实的轮廓
已厌倦了这样 不停地奔波
有太多的承诺 再没有兑现的那一刻
那首过去的歌 你轻声地和

远处霓虹闪烁 照亮你无力的执着
那过往的回忆 在心底拉扯
灯下树影斑驳 旅途最后只剩自己一个
就坐着末班车 告别这生活

我一直认为合适的音乐表现形式能带给听众画面感,因此在编曲上尝试了很多方法去表达歌曲意境。比如吉他的大回声和混响所制造的迷幻感,仿佛车子在光影之下穿梭的画面;又比如歌曲最后结束在V级和弦而非回归I级和弦的不自然感,则像极了悬而未决,看不到终点的人生旅程。

当然,《末班车》显然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好友厄运火山,混音师付润喆,吉他手李炳阳,鼓手罗焱冰,都在歌曲的创作过程中都提出了各种修改意见,令原本略显单薄的歌曲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主唱韩善玲鉴于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更是唱出了别样的个人风格,也让人非常惊喜。

正因为如此,这首歌曲从创作完成到最终发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它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末班车》的录制计划其实从去年年中就开始了,但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录制计划一再拖延。但是很高兴,歌曲最终还是上线了。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首歌,并多多支持我们。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